
5月23日至25日,由江西省总工会与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江西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我校举行。本次竞赛以“春风化雨润桃李,三尺讲台绽芳华”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七个组的140名优秀青年教师同台竞技,共同展现新时代教师风采。江西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任春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敖四江共同出席了总结大会并为获奖教师们颁奖,敖四江代表我校在预备会上致辞,省教育工会主席、一级调研员宋懿非在预备会上作动员讲话。江西省教育厅教育国际合作与教师发展中心,江西省教育工会、经审委,校工会主要负责人,全省各地区的领队、参赛教师、我校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参加了预备会和总结大会。
预备会上,敖四江对江西省总工会的指导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齐聚这片红色热土参加竞赛的全省青年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与育人成果。他表示,我校建校67年来,始终传承井冈山精神,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打造“映山红”思政品牌,红色教育成果获国家级教学奖项,并入选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近年来,学校以“实验室飞地”创新破解人才瓶颈,培育国家级青年学者,学科排名跃升至全国277位,师范专业认证与本科评估夯实育人根基,教学科研双向突破。当前,教育强国战略对教师队伍提出更高要求。本次竞赛是落实“强师计划”、推动基础教育革新的重要平台。希望青年教师以赛为媒:革新课堂,探索AI时代育人新模式;深研课标教材,实现教学范式转型;弘扬井冈山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以理想信念之火点亮学生成长之路。我校将全力保障赛事,期待专家为学校发展建言,助力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宋懿非强调,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之际,第五届江西省中小学青教赛决赛的正式开幕,既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她指出,赛事呈现“三个首次”创新:一是规格提升,首次纳入“天工杯”省级二类赛事并由工会与教育部门联合举办,首次由高校承办;二是覆盖学科更广,新增小学和中学音体美组别,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三是强化公平机制,首次全组别外聘外省高级职称专家评委,通过随机抽选确保评审独立公正。竞赛组委会提出三点要求:严格规范评判标准,确保过程透明权威;倡导选手赛出风格,既要展现教学水平,又要发扬协作精神;建立省市联动选拔机制,夯实基层教师成长平台,为全国竞赛储备优秀人才。赛事通过多维度创新和严谨组织,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风采、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舞台,将进一步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经过三天激烈角逐,竞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来自全省各学科组别的优秀教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课堂设计脱颖而出。其中,肖志清(小学组)、蔡怡然(中学语文组)、王纯婕(中学数学组)、熊思源(中学英语组)、江超颖(中学思想政治组)、王闽(小学音体美组)、李向阳(中学音体美组)荣获一等奖;胡恺源、吴娟等14位获奖教师代表分获二、三等奖。颁奖仪式上,任春山、敖四江、宋懿非等人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现场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本次竞赛不仅是一场教学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度交流。主评委、湖南长沙教育学院教师刘敏教授在点评中高度评价选手们的表现,认为他们“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将新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教学智慧。赛事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赛后集训和专家指导,通过“集中培训+分学科指导”模式,助力选手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为全国竞赛积蓄力量。

为承办好本届比赛,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承办工作领导小组及9个工作小组,60多位干部职工以及近100位学生志愿者参加了大赛的组织服务工作,为本次比赛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我校师生热情周到的服务也得到了参赛教师和主办单位的高度认可。
作为江西省教育系统的品牌赛事,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培育教学骨干、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未来,赛事将继续深化“赛有体系-赛有梯度-赛有平台”的三维赋能机制,为更多青年教师提供成长舞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注入新动能。(文/图:李琴;审核:张霭云、吴翔明)